close

關於長短腳我動了四次手術。20149月的大腿鬆筋手術有點幫助。後來想要一次根除,於是在20157月接受ilizarov脛骨延長手術,也就是本篇要分享的主題。希望能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。有些圖片看了不太舒服,請自行斟酌。

ilizarov脛骨延長手術需要開刀三次。大致流程如下:第一次將骨頭打斷,讓骨頭重新生長,這階段會裝上可調整式的外固定器,在這個階段決定要調整的長度。第二次會移除外固定器,留下髓內釘固定。等到骨頭硬化後再進行第三次手術移除鋼釘。

手術前漂亮的腳。很明顯左右長度有差。住院前一天我刻意活蹦亂跳,因為我知道接下來會有很長一段時間我沒辦法這樣做…

DSC_0002.JPG

醫院的伙食

DSC_0003_fix.JPG

很多人覺得醫院伙食很爛,我覺得還可以。

 

半夜十二點開始禁水禁食,隔天下午開刀(年輕人通常會被排到比較後面,多點耐心等待)。手術房內滿冷的,手術時間大約三個半小時,是三次開刀中最久的一次。開刀後的部位會喪失力量,再加上鐵環很重,右腳無法動彈,很像一把鋼劍插過小腿釘在床上。傷口疼痛感還可以接受,因麻醉尿不出來而導尿才是最可怕的!醫師拿出又粗又長的導尿管,塗上潤滑劑一點一點往裡面塞,現在想到我還是會倒抽一口氣。

DSC_0004.JPG

順帶一提,主治醫師沒幫忙裝引流管,滲出大量血液屬正常現象。當天晚上我把白白的床單染了一大片紅,可惜沒拍到那張照片

 

總共住院四晚。剩下三天要養成一些基本技能,包含如何下床、用助行器走路、上廁所。這些事情做起來可不容易,再加上骨外固定器的干擾,這次的活動度跟前一年的鬆筋手術比起來還要差。上次我至少還可以撐著拐杖搭火車回家,這一次我直接上輪椅搭專車回家了。假裝一隻腳不能動去練習以上的情境還太理想,因為人體的動作很複雜,一個動作會用到太多意想不到的肌群,只有真正開刀過才會知道限制有多大。建議平時要多運動,讓其他肌群發達一些,會有幫助的~

回到家的過程需要移動,從傷口滲出的組織液流到腳底,拖鞋都黏黏的

DSC_0005.JPG

 

躺在床上休息。擔心液體汙染床鋪,底下墊個防水墊。可以發現右腳開始萎縮了。

100_1653.JPG

100_1655.JPG

 

骨外固定器的面貌

DSC_0006.JPG

100_1664.JPG

每天需要用雙氧水+食鹽水+優碘處理每個釘口,需要買大量的棉棒跟紗布,出院前醫護人員會教學怎麼用。

 

 

關於增長的原理,跟骨折復原很類似,多了拉長的動作。先將脛骨和腓骨打斷,根據醫師的說法是用敲斷的方式,裂面不會很整齊,裂面大一點接觸面積比較大這樣也不錯。將上下兩截固定後靜置兩週,接觸面會形成骨痂。下圖脛骨前的開刀口就是敲斷的點

100_1667.JPG

骨外固定器上面有四個旋鈕,可以拉開上下兩個固定點的距離,轉一格0.25mm,一天轉動四次,以一天1mm的速度拉開,拉到想要增加的長度為止。可以做的極限約5cm

外固定器的刻度,已經轉到24mm了

DSC_0044.JPG

拉了24天的X

DSC_0028_fix.JPG

有一截骨頭是空的,需要靜置很長的時間才會轉成成熟的骨質。

骨頭中心的那根叫做髓內釘。只有固定上半部分,下半部分還不能固定不然沒辦法拉開上下的距離。現階段靠的是骨外固定器對上下兩截的支撐。等到拉開到預定的長度後,安排第二次手術將外固定器移除,並將髓內釘下緣固定。

 

外固定器總共在我身上裝了45天。傷口的痛還好,手術前兩天比較痛而已,後面傷口沒什麼感覺,頂多就是癢(不能抓)。主要是這段時間生活上很麻煩,我永遠忘不了這段時間到底多suffer

1.重!實際重量我不清楚。已經行動不便了,還要拖著鐵環。
2.鐵環會卡到膝蓋後側。膝蓋頂多彎曲到90度左右。造成血液循環不良,膝蓋後側瘀青。
3.醫師覺得我需要的長度不是很長,因此不需要裝第三環去固定腳踝,這樣會比較舒服一些。他會希望我多多活動腳踝避免垂足,實際上有點困難。各位回去看之前貼的圖片會發現,第二環上有些釘子很接近腳踝,活動腳踝的時候釘子容易扯到皮膚。
4.很難睡覺。小腿會被鐵環墊高,平躺時右臀有點懸空會不舒服。而且無法側睡。自然狀態下側睡時小腿會很靠近,裝著鐵環的右腿根本無法靠近。
5.正值夏季蚊子很多,行動不便打不到只能給牠咬
6.拉到大約17mm之後,可能是肌肉太緊繃了,偶爾會有抽筋般的疼痛。
7.沒辦法正常洗澡

 

動完第二次手術,隔天下床移動,雖然繼續撐著拐杖,但輕鬆太多了。總共住院兩晚,下午回到家後躺在床上,第一件事情就是嘗試側睡。可以側睡真的很感動!

這幾天裹著繃帶
100_1678.JPG

術後十天回門診拆線,也就是說我即將可以碰水了。睽違兩個月我終於可以放心沖水洗澡了,爽!

 

接下來開始進行復健。因為已經有些垂足的現象,醫師叮嚀要多活動腳踝,不然要再開刀。我的作法是把腳掌貼著床頭,慢慢的施壓讓腳踝彎曲。大概過個一週狀況明顯改善。老實說時至今日,我的右腳踝活動度仍然不好,全蹲成ㄥ字形是沒問題,不過右腳板可以彎折的角度不及左腳。

 

再來是肌力的恢復

肌肉嚴重流失

100_1677.JPG

先在床上慢慢抬腿,想施力但腿不太聽使喚,反正多嘗試幾次腿就抬的起來了。後來我嘗試對右腳施壓負重,我把右腳放在體重機上慢慢下壓,以不會痛為前提,記錄恢復狀況。從第二次手術開始計算,10天大概可以踩10kgw。30天後大概可以踩30kgw。回診的時候醫師覺得我踩太重,我又退回去重新訓練。80天後我可以踩到50kgw

第二次手術後20天的照片,視覺上比較細看起來略短,其實兩腳長度接近了。

DSC_0060.JPG

 

如果想要不靠拐杖走路,至少單腳要能夠負擔自身體重(我大概65kgw)。當年我請假了五個月(到十一月底而已),可惜到上班前還是無法脫離拐杖。不過可以只撐一支拐杖,不至於太麻煩。再過一個月我完全脫離拐杖。看到我的朋友都覺得我走路怪怪的,這部分就需要時間慢慢恢復了~

 

十一月中旬有回去照X光,醫師說恢復狀況不是很好,如果長太慢要開刀補骨頭

還好隔年的一月中旬去照X光,縫隙中已經可以看到白色的骨頭了

20160113.jpg

 

四月初再照X光。可以開始騎腳踏車、游泳

20160406.jpg

其實四月的時候我出國旅遊。有時候過閘門警報會叫,跟安檢人員解釋一下就好了。

六月底,愈來愈扎實。可以開始跑步 .

20160629.jpg

到這邊已經過了一整年了

 

12月底再照一張,看起來是恢復了。

20161221.jpg

 

醫師問我要不要把鋼筋拔掉,也可以留在身體內。我覺得這不是身體的一部份,於是安排明年二月底移除。第三次手術比較單純,我只有請假一周而已,恢復很快。半個月後回去拆線,再來就過一般人的生活。三個月後再回診追蹤。

時間來到六月初。這算是畢業照吧,不用再回診了!

20170605.jpg

 

總結這是個漫長的治療過程。花了半年的時間脫離拐杖,花了一年的時間才可以跑步,花了兩年的時間離醫院。給各位的建議是要有耐心,尤其是剛開始的45天。鐵環真的很不便,撐過去,後面只會愈來愈好。

動刀前的心理建設與家人的支持也很重要

一開始我是掛脊椎側彎的門診。醫師說:「相比於脊椎的問題,長短腳的問題更嚴重,我推薦另外一位醫師給你,我幫你掛號」。於是我轉到了肢體延長的門診。我的長短腳差了2.5cm。各位可以拿個東西墊在腳下試試看是什麼感覺。走路的話還好,身體會自動適應平衡。但久站就很難適應了。醫師給我兩個選擇。1.大腿鬆筋手術。左右長期肌肉不平衡,鬆筋後會比較舒服點,再搭配鞋墊。2. Ilizarov 脛骨延長手術,可以回去google內容再考慮,要動的話請家人一起來。

查資料的感想只有「這到底是哪個瘋子發明的手術」。於是我選擇了第一個option。總共開兩個傷口,一個接近臀部,一個接近膝蓋。撐拐杖大約兩周,恢復很快。建議一個月內動作慢慢來比較好,我有次蹲太快肌肉有明顯的抽筋疼痛感。

鬆筋再搭配鞋墊,身體的平衡性確實比以前好。不過鞋墊能幫助的高度有限,一般運動鞋塞個1cm就差不多了。塞了鞋墊的鞋子比較緊,也不是所有的鞋子都能塞鞋墊。如果能再墊高一點會更棒,但就要去訂製專用的鞋子

之後的半年我一直思考到底要不要衝第二個option。那年我才25歲,人生還很長,動了之後生活會更方便。不過一想到骨頭要被打斷就覺得很可怕,讓我很卻步。和家人討論後還是決定衝了。實際上動手術的過程會麻醉沒感覺,動完後傷口肯定會痛但沒到崩潰的程度。骨頭被打斷的痛比較像是心理上的障礙,建議不要想太多

現在回頭看覺得值得。總是有赤腳或是沒辦法墊鞋墊的時候。我還記得當年我恢復到可以雙腳站立時的感動,那種腳踏實地的扎實感受,是靠著自己的身體達成的,不再是鞋墊了。還有一個小確幸,我長高了2cm來到了170cm XD

最後要感謝我爸媽。照顧我的生活起居,準備很多好料補給品,幫推輪椅去看診,太多細項了。沒有他們的支持很難撐過剛開始的那段時間。我不確定我的脊椎側彎和長短腳是先天還是後天造成的,確實我小時候姿勢不太正確,我沒有很積極去正視它。只能說身體健康很重要,不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家人而言都是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ke14789632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